close

如果李登輝是台獨主張的教父,不妨來比較看看國父當年對建國的理想。尤其,某報天天在「創造歷史」,我們不得不一再回去歷史中挖掘。

1911 年 4 月(農曆 3 月),一位 24 歲的青年,在趕往廣州赴死途中,在一塊手帕上寫下了給妻子的訣別書,這封書信讓後世之人讀之無不潸然淚下,油然而生浩然正氣,這是林覺民的《與妻訣別書》。其實,參與黃花崗之役的幾乎都是像林覺民這樣的青年志士:出身名門的富二代、留洋的知識份子。

由於青年大多是從未經過武術或軍事訓練的書生,此役最後失敗也在意料之中。但沒有料到的是,他們的壯烈犧牲激發了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熱血,而在不到半年後的武昌起義中,終於推翻滿清,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。

是怎樣的時代,讓林覺民這樣原應前途遠大的青年竟選擇從容就義、棄父母妻小於不顧?

烈士聯盟


當時的中國隨時有被列強瓜分的危險,僅僅因為沒有分得利益的美國從中阻擋,主張中國門戶開放,清廷才能苟延殘喘。正如林覺民書中所謂「瓜分之日可以死,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,吾輩處今日之中國,無時無地不可以死」。

而孫文對這些青年的影響是什麼呢?

據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嚴昌洪研究指出,根據打響第一槍的熊秉坤後來回憶,起義前夕,當天晚上軍隊裏面比較騷動,有個隊官就問他,今天晚上會不會有什麼行動呢?他說有可能吧,聽說三十一標要發難。他又問是不是孫黨呢?熊秉坤說當然是孫黨了,全國的會黨都是孫黨,發動的肯定是孫黨。

在陽夏保衛戰時,有一個下級軍官叫甘績熙的,他有一天晚上看到夜空中有一顆很亮的星,就問戰友:「這是不是孫文的將星?」戰友說可能是,不是孫文的將星,怎麼會那麼亮呢?這說明戰士們在最艱難的時候想到的是孫中山,是孫中山的革命精神鼓舞著他們戰鬥。也就是在思想上都自覺承認自己是孫中山的兵。

孫中山在自傳中亦稱:「武昌起事第一日則揭櫫吾名,稱予命令而發難者。法領事於會議席上乃力言孫逸仙派之革命黨,乃以改良政治為目的,決非無意識之暴舉,不能以義和拳一例看待而加干涉也。」

由此可知孫文對當時革命志士的影響力。

然而,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,有些人回顧當年國父的革命活動,有很多不同的意見。

有人認為,國父未必是創建民國的領導者,而是有許多先賢先烈共同創下的偉業;有人認為,國父領導革命當時,清廷已準備立憲,如果選擇君主立憲,就可避免民國成立後軍閥混戰、日寇趁機入侵的情形;在台灣,則有更多人認為,我們是台灣人,不是中國人,何須紀念國父與黃花崗烈士?

對於第一個問題,確實,革命的成功絕對不是一個人可以辦到,而是集眾人之力。

除了國父手創的興中會與同盟會,還有許多其他的革命組織,例如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文學社與共進會。不過,文學社與共進會均與同盟會關係極深,其重要幹部多是同盟會同志。文學社與共進會所以能攜手起義,也是同盟會的宋教仁從中撮合。

孫文的影響力不只在國內,在海外,孫文也早被認定是革命的領袖。

武昌起義隔天,英美各地的報紙都刊出消息,時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孫文沒有立刻返國,而是決定前往華盛頓,遊說美國務卿諾克斯(Philander C. Knox)不要支持清廷。途中見到報紙,載有「武昌革命軍為奉孫逸仙命令而起者,擬建共和國體,其首任總統當屬之孫逸仙」的文字,而就在前一天,丹佛的報紙還刊出,清廷「懸賞10萬美金要孫的人頭」。

第二個問題:當時是應採行君主立憲還是革命建立共和比較好?

這是個相對困難的問題,但就當時清廷的現況來看,鴉片戰爭以來,列強貨品大量向清傾銷,清廷又不能提高關稅自保,工商業備受摧殘。社會經濟破產,民不聊生。1901 年又簽訂《辛丑合約》,清廷同意賠各國白銀 4 億 500 0萬兩,是清末一年收入 8000 萬兩的近六倍,財政負擔極為沈重。

不只財政經濟破產,當時列強各據租界,瓜分之勢雖在美國出於維護己身商業利益、力主維持中國行政領土完整下暫歇,但各國聯合行動的能力卻更加強化,八國聯軍就是一例。中國已是名存實亡。

清廷立憲的誠意與能力如何呢?當時,清廷提出一份皇親內閣,令立憲派大失所望,轉而倒向革命派,成為武昌起義的一支主力。

最後一個問題: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?我們還需要紀念開國的國父與先烈嗎?這個問題既困難又簡單。困難是因為:這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,在民主社會,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國籍。簡單是因為:只要問問自己說的母語源自哪裡就知道,我們是中國人。

只因為反對國民黨或反對中共,就否認自己的祖先,這是很悲涼的事。

中國有五千年歷史,是世界文明的源頭,也是人類文明的發揚者;中國更是民族的大熔爐,兩次被外族統治,但中華文化並沒有消失,而是更加豐富。中華民國今年是 105 年,中共建政更只有 67 年的歷史,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,都只是過客。

歷史長河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璦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